花木茂昆部長兜不攏的三個疑點
昨天,許多網友紛紛傳訊給我,當我的「網路義勇軍」,提供許多吳茂昆的相關資料,我又感動,又感謝,這些資料給我很大的幫助。
忙了一夜,我整理了七大疑點。為怕大家消化不完,我先公布三大疑點,當做給吳茂昆大部長走馬上任的禮物。剩下的四個疑點,我先看吳茂昆怎回應,再來公布。
先來看看吳茂昆昨天聲明裡的說法:
「經我了解,WST曾經和在台灣於2000年成立的「超導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ST),彼此於2003年交叉持股。在2000年時,我是有過幾次提供台灣超導國際,非正式的諮詢,但,孰料,當兩家公司交叉持股後,中國的西部超導公司卻是直接將台灣超導國際公司所諮詢過的學術界專業人員都列為其公司名下成員。經我洽詢時任台灣超導國際公司總經理的陳輝堂先生,才了解即使台灣超導國際公司已經於2012年結束業務,但中國西部超導公司一直沿用台灣超導國際公司之文件迄今。陳輝堂先生向我說明後時表示對我造成的困擾表示抱歉。」
這中間至少有三個兜不攏的疑點:
在釐清這些兜不攏的疑點前,有三家公司,得先釐清彼此間的關係。
第一個,是吳茂昆説在2000年成立的「超導國際科技公司」(以下簡稱「超導國際」),但有時會被稱為「台灣超導國際」。董事長原為王守田,後為陳輝堂。
第二個,是在2003年成立的大陸「西部超導」,和「超導國際」有交叉持股。
第三個,是在2004年成立的「台灣超導」,董事長為沈致遠,根據沈在2004年受訪時表示,其與「超導國際」的關係是:「超導國際將以本身持有35%的大陸天津海泰超導通訊股權及技術資源作價,以新台幣2億元交換台灣超導2,000萬股。」(2004.4.2經濟日報)
好的,兜不攏的疑點1:
吳茂昆強調,他只有提到在「2000年」時,有過幾次提供「台灣超導國際」,「非正式的諮詢」。
但事實是,「台灣超導」董事長沈致遠,2004年3月31日接受經濟日報訪問時,
有一段問答。
「問:台灣何以能成為主導全球超導技術的國家
答:原因是台灣超導網羅全球超導精英,朱經武、吳茂昆及趙忠賢,以及大陸中國科學院及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院長周廉、北京大學物理系主任兼教授甘子釗均將出任台灣超導科技的科技顧問。」
換言之,吳茂昆不是只有在2000年,有過「幾次」提供「超導國際」的「非正式諮詢,他在2004年,還是「台灣超導」的科技顧問。
而沈致遠在2004年4月2日接受經濟日報訪問又説:「台灣超導的技術團隊來自超導國際公司」,這二個説法連起來,間接説明了,吳昆茂不是只有2000年提供超導國際幾次的「非正式諮詢」,而是持續的是「超導國際」的技術團隊。並還在2004年成為「台灣超導」的「科技顧問」。
而我要問吳昆茂的是,是你説謊遮蓋?還是「超導國際」與「台灣超導」的沈致遠,「又」沒告知你,你一直是「超導國際」的「技術團隊」,也同時是「台灣超導」的「科技顧問」?這中間還經歷了4 年的時間。你「又」都不知道?也都是「移花接木」?
加上西部超導把你列為「技術顧問」近10年,也是「移花接木」,我只能説,我們吳茂昆大部長,難不成您是「人人皆得而移花」、「時時都被人接木」的「花木茂昆」!
兜不攏的疑點2:
吳茂昆説:「當兩家公司交叉持股後,中國的西部超導公司卻是直接將台灣超導國際公司所諮詢過的學術界專業人員『都』列為其公司名下成員。」1
實際上,被「超導國際」諮詢過或曾被媒體連結過關聯性的知名專家很多,還包括李遠哲、朱經武等多位重量級人士,他們並沒有「都」被列為西部超導的「名下成員(技術顧問)」,是「只有」、「只有」、「只有」吳茂昆被列為名下成員(技術顧問)。
別人都沒被「移花接木」,也真奇怪,只有吳茂昆會被「移花接木」,吳茂昆是有特別的「花木運」嗎?
而這兜不攏的疑點1+2,又會形成兜不攏的疑點3:
那就是,吳茂昆説只有在2000年被「超導國際」非正式諮詢過幾次而已,竟然三年後,在2003年,卻只因為這三年前的非正式諮詢,吳茂昆就被列名為「西部超導」的技術顧問長達十年,反倒是名氣並不輸給吳茂昆的李遠哲和朱經武,卻沒被列入。這中間最大的可能,就是,吳茂昆不是僅在2000年被「超導國際」非正式的諮詢,而是他長期是「超導國際」的「技術團隊」,所以2004年,才會被沈致遠的「台灣超導」「網羅」為「科技顧問」,也才會在2003年被「西部超導」納為「技術顧問」。
一個謊言,需要無數的謊言來圓,希望我們的花木茂昆部長,不要踏入這様的謊言循環。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418004463-260407